好学文学

好学文学 >楚国第一名臣 > 第1872章 不一样的见解(第1页)

第1872章 不一样的见解(第1页)

“这样也好,”楚万应稍做思考后肯定地回答,“如果让劫司的人去调查,或许是最合适的选择。毕竟对于北元和大月氏,我们国家并未正式递交国书,因此公然派遣军队或其他官员,进驻其中反而有些不妥。”“那好,”楚赢点了点头,随即召唤了一名太监,“你立刻去找郝富贵,让他通知韩枭今天到御书房来见我。”“遵旨。”太监应了一声,立刻退出御书房。随后楚赢又对他叔叔说道:“北元的情况尚且如此,那么大月氏可能更加不可依靠。仅依靠我国的力量,皇叔认为,我们是否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?”“陛下,请允许老臣多问一句,迄今为止,我还没有弄清楚您最终的目的是什么?是消灭波斯人吗?”“对,就是消灭整个波斯。”楚赢的回答非常果断,“以当前的形势来看,我国与波斯之间,已经没有和解的可能。既然如此,我们自然是要将其一举扫灭,绝对不能允许他们有反攻的机会。”“如果要消灭波斯的话,仅凭我国的军事力量是可以做到的,即使远征在外,我们也一定能够获得胜利,但这可能会拉长战争的时间。”楚万应详细地分析着局势,“然而,战争时间一旦拉长,老臣担心朝廷上会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。”“这一点我也想到了,”楚赢此刻眉头紧锁,“我早就在奏折中看到了他们的态度。不得不说,整个楚国内部支持作战的。还是占大多数,但也有那么一少部分人对于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感到十分厌倦,或者说他们认为没必要继续下去。”而最让楚赢担忧的是,这一派系的人越来越多。他担心如果战争继续拖延下去,或者不对朝廷内部进行整顿的话,那么早晚有一天这些人会齐声反对。到了那个时候,虽然他有足够的能力控制住局面,但也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混乱。楚赢深知,若想让国家强盛、百姓安居乐业,除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外,官员之间的稳定和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。然而,话说到此,楚万应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:“陛下,您的考虑自然周全,但有一点,不知您是否还记得。上一次整顿朝廷官员时,您就曾说过,要让这些年轻的官员们,有畅所欲言的机会。”“如今,这个机会就摆在面前,如果我们强行制止,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。最关键的是,如果因为此刻的改变,而使得这些官员们,丧失了对朝廷的信任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”楚万应没有把话说得特别明白,但身为皇帝的楚赢却理解了他的暗指。短暂的沉默后,楚赢再次开口:“皇叔,我也正是担心这一点,所以才没有直接下令。您觉得,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,能将局面控制得更好?”很显然,楚赢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。楚万应非常清楚,楚赢是在告诉自己,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,他就会按照刚刚所提的方式,对朝局进行把控。这也是楚万应佩服楚赢的地方——哪怕明知千难万险,他也绝不会后退,而且一旦确立了对国家有利的策略,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,他都会将这一策略执行到底。相比之下,前一代皇帝,显然缺乏这样的能力和勇气。“陛下,如果您已经决定,老臣觉得实在没必要再去浪费精神,一切就按照您所说的直接安排就好。”楚万应认为,要么就不动手,要动手就必须如同奔雷一般,既快又猛。趁着所有人,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,就将问题连根拔除。这样一来,受到牵连的官员是咎由自取,而那些侥幸能活下来的人,则会沉浸在深深的庆幸与对朝廷、对皇帝的感激之中。他们会感激朝廷没有痛下杀手,也会感激,楚赢没有专门点出他们的名字,使得他们能够继续存活下去。这无疑是一个收买人心的好策略。除了这些人之外,楚万应还深知,此举必然会,让那些原本就清白的官员,见识到朝廷的整顿态度和力量,这也有助于他们,更加坦然真诚地为朝廷效力。楚万应此刻对楚赢的想法深感佩服,并立刻做出了承诺:“陛下,如果您真打算这么做,老臣会全力配合您。但有一点,希望您能同意。”说到此处,楚万应顿了一下,随后他面色严肃地望向楚赢,“在整个过程中,无论老臣使用什么方法,陛下都最好不要干涉。具体事宜,也请您不要过问。”楚赢毫不犹豫地答应了:“皇叔,你只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。你所有提出来的要求,朕都会应允。唯一的问题是,如果劫司与你们看上了同一个目标,还望皇叔能让手下人做出让步。”“没问题。”楚万应的回答干脆利落。此刻,两人达成了某种默契。叔侄俩相视一笑,楚万应换了一种更家常的语气:“陛下,老臣有时觉得,朝廷上人员情绪的变化,及其行为方式的更改,或许是因为朝廷,对他们的监管力度还不够。”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但有些时候,我反而觉得,以当前朝廷的结构来看,我们已经拥有太多,可以震慑群臣的机构,而这些机构也全部都由您亲手掌握。”“按理说,这应该是好事。然而,老臣却担心在如此重压之下,可能会适得其反。”楚万应说出这番话时,明显有些心惊胆战。他的眉毛不自觉地挑了挑,眼神也左右摇晃。这一切细微的举动,都折射出他此刻的紧张心理。然而,楚赢却显得从容得多,“皇叔,无需多言,只管让他们按照计划行事即可。至于其他,无论发生什么,都由朕来亲自负责。”既然楚赢态度如此坚决,楚万应便也不再多言。他缓缓站起身来说道:“陛下,若无其他事宜,老臣便先告退了。现在朝廷上需要处理的事务多如牛毛,仅凭我们几人之力,恐怕难以面面俱到。”不等楚万应把话说完,楚赢便接口道:“朕明白了。这件事朕会另行深思熟虑,在未有最终结果之前,皇叔无需再提。”“臣遵旨。”楚万应的回答,显示出他对朝廷事务的认真态度,绝非敷衍了事。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切中要害,因此能够深深触动楚赢。楚赢在心中暗自庆幸,他这位皇叔虽然早年远离朝廷,后来被自己重新拉回到权力斗争中,但至今仍保持着敏锐的判断力。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?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